一百多年前,当医生观察到女性的宫颈颜色发红的时候,因为觉得看着像皮肤湿疹样的糜烂,就把这一现象叫作了“宫颈糜烂”。但其实那里并没有发生真正的糜烂,只是由于受到激素的影响,宫颈口外部的鳞状上皮和宫颈内侧的柱状上皮在交界处发生位移--因为柱状上皮较薄,所以每当柱状上皮显露较多的时候就会露出下面的血管,显得那里颜色发红。
所以说,宫颈糜烂就是由激素引起的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很多女婴甚至刚出生就有“宫颈糜烂”现象,可刚出生的孩子并不会有宫颈损伤,只是受到了母亲怀孕时体内激素水平增高的影响,离开母体以后,女婴的这种“糜烂”也会消退。
因此,现在医学界已经不再使用“宫颈糜烂”这个容易引起误解的词,而改用专业的“宫颈柱状上皮异位”。按照目前的医学概念,“宫颈糜烂”只是一个症状学描述,多数时候都是无需特别治疗的。
宫颈糜烂也不是宫颈炎,更不能等同于宫颈癌。对于有症状的宫颈炎,才是需要进行治疗的。而宫颈糜烂和宫颈癌之间的关系,就在于宫颈癌发生的主要原因是HPV(人乳头状病毒)感染,而宫颈的鳞柱上皮交界处正是最容易受到HPV感染的地方。因此,HPV感染是联系宫颈糜烂和宫颈癌的桥梁,如果在并不存在HPV感染的情况下,便把针对宫颈癌的治疗方法用在治疗宫颈糜烂上,就属于过度医疗,是完全错误的。
虽然宫颈糜烂不是病,但是它仍为很多医院招揽生意的一大法宝
虽然国内对于宫颈糜烂的观念的改变也在08年以后正式写入了教材的,但还有很多医生没有了解和学习这个新概念,仍在诊断和治疗宫颈糜烂。 更过分的是,有不少不良医院,故意用宫颈糜烂作为吸引病人来妇科门诊的招牌,让健康人去查出宫颈糜烂,紧随其后的就是上药、输液,甚至激光等治疗手段,动不动治疗费上千上万,成为典型的过度治疗的手段。
那么如何预防这种疾病的发生呢?
应讲究性生活卫生,适当控制性生活,坚决杜绝婚外性行为和避免经期性交;及时有效地采取避孕措施,降低人工流产及引产的发生率,以减少人为的创伤和细菌感染的机会;另外凡月经周期过短、月经期持续较长者,应予重视观察;在生产时应防止分娩时器械损伤宫颈,在产后发现宫颈裂伤应及时缝合;宫颈糜烂能造成宫颈癌,需定期妇科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宫颈炎症;生活中不要用消毒剂或各种清洁剂频繁冲洗外阴和阴道。在发现有宫颈糜烂后需到正规医院检查有无 HPV病毒感染,若无HPV病毒感染则不需要特别治疗;若有HPV病毒感染则需进行系统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