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胜利后,南北朝鲜的分界线在北纬38度的三八线。朝鲜战争之后,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才把分界线向南推进到了今天的板门店位置。板门店是朝鲜战争和朝鲜半岛分裂的见证,也是当今朝韩双方最为敏感的前线阵地。中间的军事分界线之上设置一道宽50厘米,高5厘米的水泥线,规定双方的警卫军士均不得越过一步。由此一“墙”之隔,好像只有通过望远镜才能看到对方。图为2009年3月6日,朝鲜和韩国士兵在军事分界线两次站岗。
抗日战争胜利后,南北朝鲜的分界线在北纬38度的三八线。朝鲜战争之后,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才把分界线向南推进到了今天的板门店位置。板门店是朝鲜战争和朝鲜半岛分裂的见证,也是当今朝韩双方最为敏感的前线阵地。中间的军事分界线之上设置一道宽50厘米,高5厘米的水泥线,规定双方的警卫军士均不得越过一步。由此一“墙”之隔,好像只有通过望远镜才能看到对方。图为2009年3月6日,朝鲜和韩国士兵在军事分界线两次站岗。
抗日战争胜利后,南北朝鲜的分界线在北纬38度的三八线。朝鲜战争之后,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才把分界线向南推进到了今天的板门店位置。板门店是朝鲜战争和朝鲜半岛分裂的见证,也是当今朝韩双方最为敏感的前线阵地。中间的军事分界线之上设置一道宽50厘米,高5厘米的水泥线,规定双方的警卫军士均不得越过一步。由此一“墙”之隔,好像只有通过望远镜才能看到对方。图为2009年3月6日,朝鲜和韩国士兵在军事分界线两次站岗。
抗日战争胜利后,南北朝鲜的分界线在北纬38度的三八线。朝鲜战争之后,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才把分界线向南推进到了今天的板门店位置。板门店是朝鲜战争和朝鲜半岛分裂的见证,也是当今朝韩双方最为敏感的前线阵地。中间的军事分界线之上设置一道宽50厘米,高5厘米的水泥线,规定双方的警卫军士均不得越过一步。由此一“墙”之隔,好像只有通过望远镜才能看到对方。图为2009年3月6日,朝鲜和韩国士兵在军事分界线两次站岗。
抗日战争胜利后,南北朝鲜的分界线在北纬38度的三八线。朝鲜战争之后,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才把分界线向南推进到了今天的板门店位置。板门店是朝鲜战争和朝鲜半岛分裂的见证,也是当今朝韩双方最为敏感的前线阵地。中间的军事分界线之上设置一道宽50厘米,高5厘米的水泥线,规定双方的警卫军士均不得越过一步。由此一“墙”之隔,好像只有通过望远镜才能看到对方。图为2009年3月6日,朝鲜和韩国士兵在军事分界线两次站岗。
抗日战争胜利后,南北朝鲜的分界线在北纬38度的三八线。朝鲜战争之后,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才把分界线向南推进到了今天的板门店位置。板门店是朝鲜战争和朝鲜半岛分裂的见证,也是当今朝韩双方最为敏感的前线阵地。中间的军事分界线之上设置一道宽50厘米,高5厘米的水泥线,规定双方的警卫军士均不得越过一步。由此一“墙”之隔,好像只有通过望远镜才能看到对方。图为2009年3月6日,朝鲜和韩国士兵在军事分界线两次站岗。
抗日战争胜利后,南北朝鲜的分界线在北纬38度的三八线。朝鲜战争之后,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才把分界线向南推进到了今天的板门店位置。板门店是朝鲜战争和朝鲜半岛分裂的见证,也是当今朝韩双方最为敏感的前线阵地。中间的军事分界线之上设置一道宽50厘米,高5厘米的水泥线,规定双方的警卫军士均不得越过一步。由此一“墙”之隔,好像只有通过望远镜才能看到对方。图为2009年3月6日,朝鲜和韩国士兵在军事分界线两次站岗。
抗日战争胜利后,南北朝鲜的分界线在北纬38度的三八线。朝鲜战争之后,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才把分界线向南推进到了今天的板门店位置。板门店是朝鲜战争和朝鲜半岛分裂的见证,也是当今朝韩双方最为敏感的前线阵地。中间的军事分界线之上设置一道宽50厘米,高5厘米的水泥线,规定双方的警卫军士均不得越过一步。由此一“墙”之隔,好像只有通过望远镜才能看到对方。图为2009年3月6日,朝鲜和韩国士兵在军事分界线两次站岗。
抗日战争胜利后,南北朝鲜的分界线在北纬38度的三八线。朝鲜战争之后,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才把分界线向南推进到了今天的板门店位置。板门店是朝鲜战争和朝鲜半岛分裂的见证,也是当今朝韩双方最为敏感的前线阵地。中间的军事分界线之上设置一道宽50厘米,高5厘米的水泥线,规定双方的警卫军士均不得越过一步。由此一“墙”之隔,好像只有通过望远镜才能看到对方。图为2009年3月6日,朝鲜和韩国士兵在军事分界线两次站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