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不良是指因为能量和(或)蛋白质缺乏引起的一种营养缺乏症,常见于婴幼儿,其中以婴儿更为常见,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比较高。体重不增加是最早出现的症状,之后体重开始下降,皮下脂肪逐渐减少,首先是腹部的皮下脂肪,其次是躯干、臀部、四肢,最后是面颊部的皮下脂肪。营养不良严重时,表现为患儿皮下脂肪消失,额部出现皱纹似老头样,身高明显低于正常孩子,食欲低下、精神委靡,皮肤苍白、干燥、没有弹性,肌肉萎缩,运动发育落后,智力发育低下等,并且可因血清中蛋白含量降低而出现水肿。
发生营养不良的原因有哪些
引起营养不良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先天不足。如小于胎龄儿、低出生体重儿、早产儿、双胎等均可引起营养不良;喂养因素。如母乳不足、人工喂养时调配不当(牛奶或奶粉浓度过低)、没有及时添加辅食、以谷物(米粉、麦乳精)为主要食物而长期缺乏蛋白质和热量,奶粉质量差或不合格,小儿长期偏食或挑食等;疾病因素。如先天性幽门肥大性狭窄、婴幼儿腹泻、肠吸收不良综合征、结核病、寄生虫病、长期发热或恶性肿瘤等。
防治小儿营养不良,离不开食疗调理。食疗又称食治,是根据传统中医药学中“药食同源,药食同功”的理论,有目的地选择具有一定保健作用或治疗作用的食物,通过合理的烹调加工,以达到养身保健、防病治病的目的。
食疗要求根据宝宝的身体发育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食物、搭配膳食、合理烹调,以此来缓解宝宝的病症。同时,也为宝宝提供充足、均衡的营养,满足婴幼儿时期生长发育的需要,全面提升宝宝的身体免疫机能,更有效地抵御疾病。
孩子患有营养不良后,应及时给予营养物质的调整和补充。许多父母一旦发现自己的孩子存在营养不良状况,就立即每天给孩子进食多种多样的高蛋白,高糖或高脂肪食物,这是十分不妥当的。因为营养不良的孩子(尤其是重度营养不良孩子)大多都伴有消化能力的减退,按上述方法给孩子补充营养往往是适得其反的。所以,遵照“循序渐进、逐步充实”的原则是十分重要的。对孩子营养物质的调整和补充,一定要有计划地进行。
1、加强营养指导,鼓励母乳喂养,母乳不足或无母乳者,应补以含优质蛋白的代乳品(牛、羊奶、豆浆、鱼肉等),防止单纯以淀粉类食品,炼乳或麦乳精喂养。较大儿童应注意食物成份的正确搭配,适当供应肉、蛋、豆制品,补充足够的蔬菜。
2、补充适量的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其中脂肪的补充最初应采用少量的植物油(如熟的豆油、花生油或麻油)。碳水化合物可用米汤、粉糊、粥类和糕饼等。维生素除来源于上述食物外,蔬菜及菜汁、果汁等食物中的含量亦较多。
孩子营养状况愈差,开始补充营养物质的种类和量应愈少。如对重度营养不良的孩子,起初补充蛋白质时应采用脱脂牛奶、豆浆或鱼粉、鱼糊,而不宜采用全脂奶或过多的蛋、肉类。
3、积极防治疾病,预防传染病,消除病灶,矫治先天畸形等。
4、重视体格锻炼,纠正不良卫生及饮食习惯,饮食定时,保证充足睡眠。